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2

【浸信會】第一位移居香港的西方女性 — 叔何顯理

香港人經常討論移民,你又有否想像過歷史上第一位移居香港展開新生活的西方女性,過著怎樣的生活?叔何顯理 (Henrietta Hall Shuck)於1842年3月移居香港,成為香港史上首位西洋國籍婦女居民。她和美國家人的書信後來被集結成書出版,即使現已事過170年,我們仍可從中窺探到她在香港生活的一點一滴。

叔何顯理 (Henrietta Hall Shuck)肖像。(圖片來源:Internet Archive)

叔何顯理的書信1850年被集結成書。(圖片來源:Internet Archive)

到底係咩驅使叔何顯理移居香港?係愛,定係責任?答案:以上皆是!叔何顯理和丈夫叔未士牧師都是美國虔誠教徒,出於對宗教的熱誠,二人肩負了到東方傳教的責任,於1842年3月正式移居香港傳教。

剛到埗的叔何顯理,曾在信中形容香港是一個發展迅速的城市,有傳教用設施,更有英國政府對居民保護。但香港天氣卻對叔何顯理來說熱得驚人,令她坐立有點難安。她更在浴室放了很多桶水沖身,在炎熱天氣下作降溫用。


叔何顯理初到香港時在給父親的信中提及香港 (圖片來源:Internet Archive)

叔何顯理每天早上10點前便會處理好家務,然後在家教書,高峰期更有超過30位學生在她家聽課。12點後,她便稍作休息半小時,飲啖茶食個包(不過她當年是吃鬆餅、waffle),然後便唱唱歌、看看書和教女孩子做針線活。4點吃飯後,便出外探朋友。返家後再喝杯茶,和屋企人談天說地到8點,與四個子女讀聖經和祈禱,8點半再送孩子上床睡覺。

叔何顯理的生活看似單調,但卻對香港有很大貢獻。她特別重視對女孩的教育,門下有不少華人女生跟她學習英文、地理和歷史等知識,可謂創立香港女校的先驅。叔何顯理同時以身作則,入鄉隨俗學習中文,來港兩年於1844年已經可以用中文和華人溝通。她在極力爭取老弱婦人權益的同時,亦專心相夫教子,令丈夫可以專注傳教事業——他在1842年得到港督砵甸乍免費撥出皇后大道臨海地段,設立了現時全中國領土上第一間基督教教堂——皇后大道浸信會。

1865年的皇后大道。但當年的皇后大道浸信會現已不可考。(圖片來源:Wikipedia)

皇后大道浸信會。(圖片來源:JOSEF LEBOVIC GALLERY)

可惜兩年後,叔何顯理於1844年11月27日因病去世,得年只有27。她備受愛戴,喪禮出席者眾多,更不分階級,不分種族,大家只為向她作最後致意。她的棺木最後由40名洋人警察移送到跑馬地墳場安葬。現時的顯理中學也是以紀念叔何顯理而命名。

叔何顯理來港兩個月後曾說「Can I be useful here? If not, I could not be happy.」由此可見,移民與否也好,都不應該對居住地抱著貪便宜貪福利的心態,而應該真正融入當地,努力作出貢獻。久而久之,不論你當初來自何方,都會受到社會的認可和愛戴。

圖左為叔何顯理,後方為她的墓碑。(圖片來源:CNN)

———————————————————————
想睇更多香港的故事?
Like我哋的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wetoasthk
【website】www.wetoasthk.com
【IG】http://instagram.com/wetoasthk

中西區學校跑馬地墳場

• 8 5 月, 2020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Comments

  1. 【 香港墳場】追念先賢的同時也可以學習香港歷史? | 港識多史|香港歷史社會研究社
  2. 【香港墳場】追念先賢的同時也可以學習香港歷史? | 港識多史|香港歷史社會研究社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