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訪港】1964年披頭四訪港,風靡萬千少男少女
在1960年的英國利物浦,約翰.連儂(John Lennon)、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hney)、佐治.夏里遜(George Harrison)及靈高.史達(Ringo Starr)等人組織一支搖滾樂音爵士樂隊,名為「披頭四樂隊」(The Beatles)。他們的音樂及形象歡樂、幽默俏皮、鮮明的蘑菇頭外表,立即在西方世界流行起來。1964年,這隊萬人迷樂隊披頭四前往香港及澳洲表演,結果引來數千人在啟德機場接機。
1960年代,香港人開始從各種途徑接受西方資訊,當時譯為「狂人樂隊」的披頭四樂隊經常佔據報章「世界版」。他們的訪問、演出表現及新曲發佈,一舉一動都引起香港年輕人的注意。1964年4月披頭四宣佈訪港,在尖沙咀樂宮戲院舉行兩場表演,此消息一出立即轟動全港。
門票售價為二十至七十元,開售不久便立即售罄。不過根據香港著名DJ Uncle Ray 所指,二十至七十元是當時一般工人半個月工資,而披頭四的樂迷都是未有經濟能力的年輕人,因此購買門票的多為外籍家庭及軍人。
雖然未能購票,但仍不減香港年輕人對披頭四的熱情,由於世界各地的披頭四樂迷都頗為瘋狂,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表演更有十數人暈倒,加上香港數以千計粉絲都有打算前往接機。因此香港警方嚴陣以待,派出過百人到啟德機場維持秩序。另一邊廂,一眾商人亦打算借機大賺一筆,售賣大量服式、假髮、飯碗(用來剪頭髮?)及曲奇餅等cosplay物品。
鼓手患病,臨時換人
在起行前幾日, 意外發生了。鼓手靈高.史達因扁桃腺發炎留院,一度有機會取消香港之行,幸好有吉米.尼高(Jimmie Nicol)及時補上,才順利出發。
1964年6月8日,一千名歌迷在啟德機場等候,當 Beatles 乘搭的航班到港時,尖叫聲不斷。 Beatles 四名成員到埗後,立即接受訪問,盡顯幽默一面:
例如主持人問:「你們喜歡香港女子嗎?」
佐治.夏里遜回應:「Some good, some bad。」
然後主持人又問:「你怎樣看香港青年都學足你們的髮型及服飾呢?」
他們又一同用廣東話回應:「啱啦﹗」
最後主持又問他們的頭髮是不是真的,保羅.麥卡尼立即搶答是真的,更要旁邊的女子摸他的頭來檢驗。
在樂宮戲院表演
在機場見過狂迷後,披頭四四名成員及十多名隨行人員便入住總統酒店,酒店更為他們包下半層樓,好讓他們不受打擾。而就在6月8日當晚,披頭四便要在香港小姐複賽擔任嘉賓,可是他們深受時差影響,只有約翰.連儂及吉米.尼高準時現身,不過由於現場的年青觀眾並不多,所以未有如機場時的歡呼聲。
同一個晚上,保羅.麥卡尼則前往一間裁縫店購買可在廿四小時內完成的西裝,又去錶行買手錶。當他嘗試去九龍其他地方時,便立即被熱心粉絲認出,只好回酒店。至於吉米.尼高因知名度較低,也就成功外出遊覽。
重頭戲在6月9日下午開始,披頭四在樂宮戲院聯同紐西蘭組合The Maori Hi-Five及英國樂隊Sounds Incorporated表演。大唱多首名曲,氣氛極佳,亦是戰後香港音樂史上一個重要的表演。
竟有討厭 The Beatles 的人?
6月10日,披頭四結束3日2夜的訪港行程,出發到下一站澳洲。雖然Beatles深受香港年輕人歡迎,但亦有對他們十分反感。在同日的香港工商日報中,有人發表一篇名為「由狂人樂隊來港對社會和靑年們說幾句話」的評論,內容指披頭四荼毒香港青少年,更以中國文化、孔聖思想中「狂」與「聖」是相對的,指應從教育入手,「教化」年青人,在文未,他是這樣寫的:
「狂人樂隊對各國青年有其強烈影響,這些「狂人」本身並非真有什麼不可思議的魔力,主要仍是現代宗教方式和教育制度失敗的結果。故如要使許多青年不對時代失望,以輕佻狂態為時髦,這仍然非從教育入手不為過。」
五十多年過去,披頭四在音樂界上的地位已不能動搖,不知這名作者又有否對他們改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