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香港重光】夏慤道背後的意義

在香港近年的社運抗爭史中,夏慤道可謂「兵家必爭之地」。事實上,夏慤道以英國的皇家海軍將領夏慤(Admiral Sir Cecil Halliday Jepson Harcourt)將軍命名。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夏慤代表了英國和蔣介石,於香港主持受降儀式,令香港正式於二戰後重光。

攝於香港慶祝重光的時候,身穿白色海軍軍服的便是夏慤上將。(圖片來源:港識多史)

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前,盟軍已經洞悉到日本敗局已定,但香港主權問題曾經一度引起爭議(主要為英國政府和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之爭)。最後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投降,夏慤將軍率領英國的艦隊於8月29日抵達香港的外海,開始進入香港。夏慤的勇武艦隊分為「本隊」和「海港部隊」,當中「海港部隊」負責於8 月30日進入藍塘海峽掃雷。同日10時,夏慤率領巡洋艦「迅敏號」(HMS Swiftsure),再加一艘巡洋艦和三艘驅遂艦駛進香港。艦隊進港時,勇武隊率先擊沉了一艘日軍自殺艇;同時,當日的和理非非文宣組——《南華早報暨香港電訊報聯合刊》亦列出勇武隊艦隻的優越裝備,從而鼓勵英軍及震攝敵軍。事實證明,由古至今,勇武及和理非,均缺一不可。

夏慤率領的巡洋艦「迅敏號」(HMS Swiftsure)於1945年8月30日進入當時滿目瘡痍的香港。(圖片來源:Gwulo)

艦隊靠岸後,便分發了船塢儲存的大量日用品給岸上的市民。而隨行的加拿大軍亦即日前往戰俘營釋放義士,營內的加拿大戰俘隨即喜極而泣。英軍進港後,發生了不少日本人被襲擊的情況,為此日軍的參謀長要求英軍保護日本人的性命財產。然而,夏慤將軍和其他政府官員直斥日軍的要求極之荒謬,皆因日本人的財產乃在香港搶掠所得,保護日本人的財產等同保護賊贓。

1945年的9月16日,夏慤將軍在總督府接受了日軍投降。由該刻開始,香港正式重光,進入由夏慤領導的軍政府時期。當時的香港百廢待興,英國殖民地政府放下戰前的高高在上姿態,決心要獲得香港人的民心,相互合作,務求做到「漢英昇平」,一齊We Connect。漸漸地,香港人得到更多加入政府的機會,而不少歧視華人的政策亦告取消。時任輔政司麥道高(David Mercer MacDougall)曾寫信給夏慤,指只有實際的行動才可以消除香港人認為英國重佔香港是為了英國人利益的想法,因此政府不可以只說不做。於是,政府致力改善民生,務求在經濟、公共衛生和基建等方面都有所建樹。同時,軍政府擴建了赤柱軍人墳場,並興建了西灣國殤紀念墳場,用以安葬戰時在香港陣亡的英烈。

1945年10月9日在和平紀念碑有悼念儀式。(圖片來源:Gwulo)

麥道高准將。(圖片來源:Wiki)

「鳳鳥復興, 漢英昇平」是戰後郵票的字樣。(圖片來源:香港郵政局)

夏慤帶領的軍政府於1946年4月完結,戰前港督楊慕琦於5月1日再次接管香港,恢復文官政府。在交接一刻,香港已恢復了正常秩序,再沒有戰時的社會動盪,水電亦穩定供應,商業活動亦重新蓬勃起來。

夏慤於1953年退休,居於倫敦。1959年12月19日夏慤將軍逝世,終年69歲。1961年,當時的英政府在前英國海軍船塢對出填海得出一條新馬路,並設香港首條行車天橋,橫跨海富中心與香港大會堂之間的道路。該路命名為「夏慤道」。在華人社會中,Harcourt譯為夏慤,當中的「慤」字是取至於南北朝名將「宗愨」。根據《宋書‧宗愨傳》記載,宗愨年少時被問及將來志向,曾說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無獨有偶,夏慤將軍初來香港時,亦乘長風破萬里浪,令戰後滿目瘡痍的香港重回正軌。同樣地,如果現在我們的家病了,香港人亦應團結一致,踏在夏慤道,不忘夏慤將軍的貢獻,一起守護自己的家。

1960年代的夏慤道。(圖片來源:Wiki)

參考資料﹕鄺智文《重光之路 ── 日據香港與太平洋戰爭 》

延伸閱讀:【港識.識史知今】二二八事件與香港

———————————————————————
想睇更多香港的故事?
Like我哋的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wetoasthk
【website】www.wetoasthk.com
【IG】http://instagram.com/wetoasthk

日治時期香港保衛戰

• 25 6 月, 2019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