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澤諭吉】日本「文明之父」訪港 竟因一名小販啟發「脫亞論」?
各位經常去日本旅行而買唔到樓的一眾廢青,在進入故事之前,大家先答我日元¥10000的人是誰?五、四、三、二、一。好時間到﹕
答案是日本的「文明之父」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來香港食花生的故事,就要由日本開國說起。
與不少亞洲國家的命運一樣,十九世紀的日本亦受到了歐美列強的欺凌。日本本來實行鎖國政策,除了在長崎經商的荷蘭人之外(所以西方知識亦被稱蘭學),基本上不會與外國打交道,但是這個狀況到了1853年便被美國打破了。
1853年,美國的海軍上將培里帶同三艘軍艦,來到橫濱港強迫日本的德川幕府開國。(就是德川家康成立的那個幕府)因為會噴出黑煙,所以被稱為黑船,更使日本人大嚇一驚。為了避免戰爭,幕府最後還是答應了美國的要求,簽下了不平等條約,但是亦因此得罪了排外的藩主。
面對內外夾攻的幕府,並不願意坐以待斃。在打壓國內反對力量的同時,也派出使團到外國學習。而福澤諭吉因原本的翻譯員「放飛機」,便以臨時翻譯員的身分登上了英國戰艦奧金號,參加了1861年訪歐洲的使團。
奧金號的第一站,便是英國殖民地——香港。
福澤諭吉來到香港與其他外國使節一樣,行程都是參觀一下香港的海港、醫院、炮台及兵房。入住的酒店亦只是同文街的商務旅館。
根據福澤諭吉在《西行記》的記載,他認為香港的土著(即是本土香港人)完全是聽命於英國人,身分地位比較低賤。而與外國人合作做生意的華人,多數是來自廣州上海的。同時他看到了維港內的蜑家漁民,認為與日本的瀨戶內海漁民的作業方式十分相似。
不過對於福澤諭吉影響最深刻的,卻是一件有關小販的小事。話說,當福澤諭吉初到港時,一個本地小販帶著鞋子上船向人兜售。正好福澤亦想買一雙鞋子,但因為太過無聊,福澤決定與小販好好討價還價一番。(而我不知他們用什麼語言溝通,大概是身體語言吧)
但身旁的英國人不知是正義超人上身,還是十分討厭本地人,竟然先入為主地認為小販在詐騙福澤。於是英人一手把鞋子搶過來,
再叫福澤:「你隨意給他幾個錢吧!」
而福澤亦乖乖照辦,拋下了幾個錢幣,收下鞋子。然後英國人更生氣地用手杖把小販趕下船。面對兇悍的英國人,小販完全沒有反抗的意思,甚至害怕得不敢出聲。在離開香港的20年後,福澤寫了一篇題目為《高壓亦愉快哉》的文章,講述這件事件和他的心情。
福澤認為,他既不可憐小販,又不討厭英國人。因為事不關己,所以他只是在食!花!生!(Errr⋯⋯真的不關他的事嗎?)花生吃飽了之後,亦對西方國家在亞洲「蝦蝦霸霸」產生又擔心,又羨慕的情感。
這件事對福澤的影響很大,令他明白到日本必須富國強兵,學習西方,然後與東亞鄰國絕交,把日本當作西方國家。這就是影響日後的《脫亞論》。
香港這一片小小的土地,在英國殖民地政府打理下成為了現代化亞洲國家的參考,充滿了傳奇的故事。
想睇更多香港的故事?
Like我哋的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