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識.日本文化中的香港】 Episode 1 功夫與李小龍
大家有沒有發現日本動漫中出現了不少香港元素呢?其實這都是歸功於香港演員的努力,令到香港電影在70-80年代大放異彩,使日本人認識了香港,產生興趣。
70年代:偉大武術家李小龍先生《龍爭虎鬥》、《精武門》
80年代:周潤發《英雄本色》、成龍搞笑動作片和林正英《殭屍先生》
以上電影在日本大愛歡迎,《精武門》更打破亞洲記錄,令到日本人對香港興趣大增,旅客慕名來港。1975 年,日本遊客已經是香港旅遊業的最大客源,75 年到 85 年間,日本人到港旅遊人數由38萬人升至 63萬人,而香港吸引日本遊客的另一個原因便是香港的城市景色,最著名的當然是維港夜景。
圖來源:《精武門》
在七十年代前,日本人對香港十分陌生,直到李小龍的功夫及其他電影將香港形象帶到日本,日本才慢慢加深認識香港。因此在日本動漫元素中,主要是功夫、黑幫、風水師傅、城市街景等,這就是日本人對香港的總體印象,之後就在遊戲中出現了李小龍影子。
日本動漫作品的角色名稱不是直接以「李小龍」全名命名,因為「李小龍」這個名字有版權的關係,但這些作品的主角都李小龍的特徵,如名字上「李」、「龍」。例如街頭霸王中,飛龍的角色樣貌打扮是仿照李小龍,而出招時亦會發出李小龍經典的叫喊聲「watch out」和「attack」,招式名稱亦以「李三腳」為名,在《Street Fighter IV》中更穿起李小龍在電影《龍爭虎鬥》及電視劇《青蜂俠》的戲服。雖然作品名稱不是直接以「李小龍」全名作為角色名稱,但讀者和玩家一看就會聯想到是那些角色是李小龍。
然而,李小龍在電影中多次以主角的身分擊敗日本人,如《精武門》中在虹口道場擊敗十多個日本人,為甚麼一向擁有強烈民族認同的日本人仍然對李小龍尊敬呢?這就是因為日本人崇拜強者,即使是敵人,一向是「識英雄重英雄」。
圖來源:功夫小子1985
因為李小龍將功夫熱帶到日本,使到成龍亦有機會進軍日本,成龍是另一位日本人喜歡的武打明星,成龍國際歌迷會的日本歌迷多達 18 萬,可見日本人對成龍的喜愛。與李小龍不同的是,某些遊戲直接用成龍的名字作為遊戲角色名字。不同的,不只是遊戲名字,電影風格也不同,成龍有這樣的解釋:「成龍這個藝名有『變做龍』的意思,從中也道出了難題:怎樣才可變做李小龍第二,卻不要再做他的翻版?於是,我決心反李小龍英雄形象之道而行之。」
圖來源: The Kung Fu: Drunken Master
———————————————————————————————-
Like我地的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
【website】www.wetoasth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