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遊】三十年代的本地旅遊KOL 黃佩佳
來到2018年,即使想睇一下本地有甚麼「隱世小店」、哪裡有「天空之鏡」和邪惡芝士拉絲都變得困難。不過在戰前還是只得報紙雜誌的年代,香港市民又怎麼知道本地遊的資訊呢?無錯,他們需要看一些「旅遊達人」的專欄。其中一位,便是今日的主角——黃佩佳。
介紹一下先,生於1906年的黃佩佳畢業於皇仁書院,之後便加入了政府,在庫務司署任職文員。名校畢業、打政府工、家住西洋菜街政府宿舍,即使時至今日都是一個很不錯的package。不過黃佩佳志不在安安穩穩地過下半生,反而是想用工餘的時間,探索香港毎一個角落。
不過先來個小插曲,又寫文又愛好行山,大家大概對黃佩佳有一個小文青的印象。其實黃佩佳在年輕時也很freestyle。話說在1928年時,他因為被父母迫婚,與自己心愛的情人分開了。受了情傷,又不知道要堅強,結果他打算出家做和尚。(黑人問號?)
到了廣州白雲山出家後,黃佩佳又覺得山上盜賊太多,治安唔好,所以又還俗了。
當時的公務員番五日半工,所以黃佩佳便會在星期六約其他郊遊的愛好者在中環食個lunch,plan 一 plan行程,星期日便作全日的本地遊。在一次同遊沙田的旅行時,黃佩佳與其他同好組織了「雄風旅行團」,有時更會與《華僑日報》編輯吳灞陵的旅行團「庸社」合體。這個群組聚集了不少戰前的華人旅行家,亦開始推廣本地遊的樂趣。
正所謂「毒」樂樂不如眾樂樂,黃佩佳決定把探索得來的隱世景點、食好西、地理形勢,不同鄕村的風土人情甚至村莊的歷史一一寫下來。正如你也不會真名上連登,在投稿之前當然要起個霸氣十足的筆名先……「江山故人」一於用你啦!
如是者,自1928年在《華僑日報》的「香海濤聲」專欄中投下了〈月蝕之鳴鑼聲〉後,黃佩佳便先後在《華僑日報》和《南強日報》連載多篇專欄。當中有〈本地風光〉、〈香港新界百詠〉、〈額涼集〉、〈新界風土名勝大觀〉等等。這些作品在當時來說可能只是小品、休閒類別,但如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面貌,為我們留下珍貴的歷史資料。
不如同大家分享〈本地風光〉的其中一篇——《電影院前》
本港的電影戲院,約有數十餘所。著名的如皇后、大華、新世界,院前的裝璜,真是璀璨不過、莊嚴不過;並有三群四隊的西裝客:牛津裝、劍橋裝,髮光可鑑,楚楚動人,按部就班似的站在院,以為點綴。毎見嬌滴滴之她們,就目光四射,閃爍如電,向她們行注目禮,徘徊不忍去,日夜頭場之前,更是熱烈。
能夠把一班男仔在戲院門口????女寫得如此生動,黃佩佳的文章可以說是易入口又具資料性。
可是日本在1930年代入侵中國,使黃佩佳寢食難安,更一直數次放棄寫作。最終在1943年的時候他為了報效祖國,北上抗日,自始之後便失去了蹤影。黃佩佳與他的作品亦漸漸被世人遺忘。直至八十年代,黃佩佳好友吳灞陵過世後,他珍藏的剪報及文稿捐贈給香港大學圖書館,吸引了不少歷史學家的興趣。後來由沈思重新編輯出版,黃佩佳的作品才重見天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哋新書《香港柒錄》已經喺各大連鎖書店上架喇!
想睇更多香港的故事? 歡迎同時緊貼追蹤我哋嘅
【Facebook – 刊登最新文章及城中熱話】
http://www.facebook.com/wetoasthk
【Website – 過去精選文章分類索覽】
www.wetoasthk.com
【IG – 互動IG Story多史旅行團】
http://instagram.com/wetoasthk
Poey 29 10 月, 2018 - 4:10 下午
我响Google買咗佢本書的電子版。內容用文言文或好優雅的中文寫,好正。最難得的,係佢講嘅香港地區歷史,係成個Google大神都冇的,例如,荃灣入啲的汀九,原來舊稱叫「癲狗」,攞個轉音至變「汀九」, 因為佢冇寫原因,我估計佢係去到同當地居民問返嚟,但從來冇任何文獻記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