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源於戰俘營的足球比賽 — 士丹利木盾
世界上大部分的足球比賽都是11人及5人,唯獨香港因場地所限而發展出7人比賽。其中一個歷史上香港著名的7人賽 — 士丹利木盾,背後有一個悲哀的故事。
拘留營歲月
1941年12月28日香港保衛戰過後,不少盟國軍人及平民被日本拘留在拘留營,其中赤柱拘留營有2,800多人。拘留營歲月雖苦,但戰俘仍苦中作樂盡力維持生活、社交及體育活動。他們組織了一個足球聯賽,由於場地所限,每隊只有7人,並且只能以廢紙製成足球,而冠軍球隊可獲得由廢鐵與盾狀的木板製成獎牌(據說是廁所板)。
據太古船廠顧員謝拉特(George Gerrard)在拘留營的日記,觀看球賽是戰俘為數不多的娛樂,並記載1943年3月一場比賽戰俘組成的足球隊以3-1擊敗警察隊。
香港重光之後,光華足球隊(由中華電力公司文職人員組成的球隊)的代表在足總的會議上提及到這段艱苦歲月。副民政事務司湯臣(W.M.Thompason)聽到這個故事後,認為要設立一個比賽紀念此事及重製木盾,並且以赤柱的英文名(Stanley)士丹利為名,木盾作為冠軍獎品。
木盾的賽制
雖然木盾賽是7人賽,但主要舉行場地仍是香港的11人草地球場,例如香港會球場、太子花墟球場、旺角大球場及加路連山球場等,只是把場地畫成7人場,並且沒有越位,若現今仍有木盾賽,VAR恐怕派不上用場。
比賽的法定時間全場20分鐘,若打和即加時10分鐘。如果仍然分不出勝負,即不是互射十二碼,而是比角球多寡,如1949年九巴便以2個角球比0角球戰勝陸軍。如果角球數目都相同時,才會射十二碼,但歷年比賽並未試過以十二碼分高下。賽事為淘汰賽,但一個球會可派多一支球隊參賽,所以會出現南華乙大戰九巴甲的情況。
木盾的結束
首屆士丹利木盾賽在1946年9月舉行,由星島甲獲得冠軍。自始木盾額便是香港球會主要的季前熱身賽,而且7人賽能展現較多的球員技術,深受觀眾歡迎。
可惜,1979年警察體育會不再向足總借出花墟球場舉辦足總賽事,足總唯有減少比賽數目,當中包括木盾賽。當精工的胡國雄在足總主席接過最後一次木盾冠軍後,這個具有歷史的比賽便消失在球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