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競爭】六、七十年代的太空熱,如何影響香港?
六、七十年代,美國與蘇聯兩個大國由地球爭霸爭到太空。在兩國的太空競爭之中,蘇聯在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撥尼克1號(又譯伴侶1號,Sputnik 1),又在1961年把加加林(Yuri Gagarin)送上太空,實現人類探索太空的夢想。1969年太陽神11號(Apollo 11)登陸月球,為美國扳回一城。
香港與英國雖然不是太空科技發展前哨,但亦受世界性的太空熱潮影響,當時不論任何產品加上「太空」或「火箭」都會增加銷量,讓我們介紹一下太空熱對香港的影響:
電子科技
太空科技發展衝擊全球電子產品的技術和外觀設計。香港在當時是電子輕工業的重要生產地,因為出產不少具太空感的小型電器。
先說外觀上,當時的電器設計不時用上黑、銀等太空顏色,再配上圓弧形外殼或是飛碟形,容易吸引顧客。香港出產的原子粒收音機、「太空電話」(即是俗稱call機的傳呼機)、電筒都有此現象。
太空科技亦有應用在鐘錶業上,電子錶及二極發光管成為主流。在1974、75年左右,香港開始為外國品牌組裝電子錶。
另外太空熱也影響當時年輕人的求學路,不少學生因對登月有所期盼而就讀機械工程等學科。1976年探索火星的美國太空船維京1及2號(Viking 1&2),便安裝了香港製造的電子零件。
文化產業
受到太空熱潮影響,世界出現不少與太空相關的文化產物,由兒童讀物、文學、到漫畫,甚至有太空水墨畫。香港大部分的太空文化產物都是翻譯自歐美、日本,到後來有自家出品。美國科幻大師Ray Bradbury的作品《火星紀事》在七十年代翻譯及刊登在《中國學生周報》,成為學生潮流讀物。後來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寫有《藍血人》、《老貓》等與外星題材小說,亦是大受歡迎。
太空漫畫在六、七十年代大行其道,由法國的《Valérian and Laureline》,到日本的《哥普拉》都影響世界。香港的科幻作品主要受日本影響,當中表表者為東方庸的《太空神童》系列,在太空、科幻之間加入東方神話元素。
曾在七十年代擔任中文大學藝術系主任的畫家劉國松,亦深受阿波羅計劃及登月啟發,在1969年開始創作太空系列水墨畫,作品有《地球何許》、《月球漫步》、《一個東西南北人之十八》等。
太空玩具
人類登月後,兒童熱衷於太空探險題材的玩具,不少歐、美、日玩具生產商都設計出太空船、火箭、太空人的塑膠玩具。當時香港為亞洲重要的輕工業生產地,為不少玩具商代工生產,自然也產出不少太空玩具。開達集團便生產過一款標示性的太空人玩具,更為強調英國殖民地身份而在太空人上印有英國旗,不符合美、蘇主導太空競爭的時代背景。除兒童玩具外,香港各大遊樂場都在機動遊戲加入太空元素,增加吸引力。
學校用品
「太空」、「月亮」元素在兒童世界可說是無孔不入,學校當然也不例外。七十年代有「紅A」推出太空喼讓兒童作書包,以「跌唔爛、踏唔扁」為賣點。流線形設計、鮮艷的黑/紅二色、更可以用來當凳坐。除「紅A牌」之外,「太陽神牌」亦有出產太空喼搶佔市場,有四種顏色。六、七十年代的教科書亦與時並進,記載當時太空發展的知識,一本牛津出版社出版的英文教科書便收錄一張月球表面圖來教英文。
太空感建築物
七、八十年代,香港不少建築物都加上太空元素,以增加時代感及現代感。當中比較著名的有九龍塘建新中心,圓拱型的外型、茶色玻璃外牆、門口樓跨兩層螺旋樓梯,都有太空元素。內部的燈光,以至牆上的裝飾,都令人聯想起太空站。建新中心由香港建築師嚴迅奇負責設計,曾獲1981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的優異獎。
佐敦的恆豐中心是另一棟有太空感的建築物,黑色弧型的玻璃外牆,還有正門兩支紅色的「潛望鏡」通風管道,都為商場增加科技感。
還有不少大廈都以子彈升降機作為賣點,一方面可供搭客欣賞城市景觀,另一方面又可加添太空元素。
太空館
提到太空建築物,便不得不提太空館。早在1970年,海運大廈便展出由太陽神11號採集的月球石頭,大受市民歡迎。有見市民對太空科技產生興趣,香港政府曾在1961年提出在維園建天文館,但不了了知。1973年市政局(2000年前負責港九市政的議會)有意把尖沙咀九龍火車站拆卸後的地段興建一所太空館,更快快與西德蔡司公司訂購價值250萬(後來增加至305萬元)的太空望遠鏡。
太空館在1977年興建,由太空館參事廖慶齊及工務處的李銘根(太空館總建築師)負責,當中最特別為「菠蘿包」的天象廳,可讓市民仰望天幕星空。最終在1980年完工,由布政司(現即政務司司長)姬達及市政局主席沙理士開幕啟用。
香港與太空的關係雖然不是很密切,但在一些細緻位置中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