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駐港英軍查提從戰爭英雄淪為罪犯,因猥褻案入獄兩年,但在香港保衛戰中展現英勇,協助守軍獲勳。
提到葡萄牙球王,大家都會聯想到C朗。其實在戰前香港,亦有另一位葡萄牙球王「大告山奴」,他和其家族一共九兄弟姊妹,是著名的在港葡人家族,其中以足球名將大告山奴和小告山奴最為聞名。在香港被日本侵略期間,告山奴家族幾人亦投身義勇軍,保衞香港。
香港重光之後,光華足球隊(由中華電力公司文職人員組成的球隊)的代表在足總的會議上提及到這段艱苦歲月。副民政事務司湯臣(W.M.Thompason)聽到這個故事後,認為要設立一個比賽紀念此事及重製木盾,並且以赤柱的英文名(Stanley)士丹利為名,木盾作為冠軍獎品。
統計處公佈2022年年末香港人口連續三年下跌,是香港自二次大戰後人口下降時間最長、數字最多、幅度最大的一段時間。為何港人大批遷移可以有多種解釋,事實上香港也曾多次出現因為突發事件,大量居民在短時間內離港,就讓我們來看看二戰前七次香港居民突然大量遷出的歷史故事。
近年大家對香港保衛戰的認識更深,不少珍貴相片也成了保衛戰的象徵,其中一幅1941年11月拍下的兩位…
Continue Reading
「祖師奶奶」張愛玲在學期間在香港經歷香港保衛戰,除了寫下與香港保衛戰相關的《傾城之戀》外,還在1944年寫《燼餘錄》,記下在戰爭中成為香港大學學生的第一身經歷,不是為了記下歷史,「我沒有寫歷史的志願」,也明言自己寫的是「不相干的事」,但這些不相干的話就這樣活生生地記錄在大歷史中的小人物。
在為期18日的香港保衛戰後段,整個香港島子彈亂飛、砲彈亂炸,一般市民能否活下去,完全是聽天由命。
香港富商方樹泉卻受幸運之神眷顧——被東江賊打劫,沒事;房子被砲彈打中,也沒事;連三年八個月日治時期也完全不用捱餓,可以說是戰時最幸運的人之一。
香港保衛戰18日天中,守軍奮戰固然可歌可泣。不過戰爭中還有另一班受害人——被戰火蹂躪的普通市民,他們手無寸鐵,卻難以逃過砲火攻擊、盗匪橫行,甚至日軍屠殺。今日的主角是大埔名校迦密柏雨中學的「柏雨」——香港富商屈柏雨。
1945年9月16日,已經佔領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本侵略者終於向盟軍低頭,正式投降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對香港的佔領。日本陸軍岡田梅吉少將及海軍藤田類太郎中將在港督府向英軍夏慤少將交上配劍投降,並簽署皇軍投降文件。同場還有美國代表威廉臣上校,加拿大代表凱氏上校及拒絕在文件上副簽的中華民國代表潘華國少將。
早在三十年代,香港殖民地政府已經大批買入英國防毒面具,推廣「一人一豬咀」,又研究在本地生產軍用防毒面具,與香港本地橡膠廠合作,提供技術支援,幫助橡膠廠生產橡膠面具和防毒藥粉罐,成功生產出通過檢測的合資格防毒面具,成為Made in HK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