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香港啤酒】本地味道 — 律敦治的香港啤酒廠

醫院和啤酒廠就好像是兩件十分對立的事,但偏偏這兩樣東西與律敦治都有關係。律敦治的父親早在1884年便來到了香港,是一名經營洋酒貿易的商人,又會經營一下地產生意。後來當新界租借了給英國後,律敦治家族便在深井、尖沙咀及中環囤地。到了1913年,律敦治正式接手家族企業。 雖然說律敦治是為香港啤酒打下基礎的人物,但其實早於1842年怡和洋行已經把一倉倉的啤酒運到香港,然後在又先後有葡萄牙及英國商人在跑馬地釀酒,可是都失敗而回。

【港識多史 x 讀白】養生其實可以好簡單!

現代人的養生之道,正正反映出香港的貧窮懸殊差距。但在以前呢?在物質還未富裕時,保持身體有充足的營養,已經是養生的最大目標。那麼戰後香港人又有什麼養生的妙法?

【港識·食識城也】Episode 5 「鯉門」.我們

要欣賞鯉魚門的傳統風貌民俗史,亦可前往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一睹究竟。它的前身是1946年創校的海濱學校,現時則經有關慈善機構的改善後,成為了承載鯉魚門獨特村落文化的載體,而當區的社區文化徑亦同樣不容錯過。

【港識·食識城也】Episode 3 身在「福」中「北」知「福」

上集說完元朗的客家稻鄉滋味,今集就帶大家前往香港「福」地—北角。在很多不論是本地,還是外地來港拍攝的旅遊節目中,主持人們也會對北角春秧街中有電車駛過表示嘖嘖稱奇。這時很多時節目也會忽略兩旁的街市中,除了平常我們也能看見菜、肉、魚檔外,還有甚麼特色呢?那就是不少店舖內的職員也會跟街坊們用着閩南話溝通,這尤如在廣東話遍佈的香港中,再加上一層惟獨福建人能感受到的熟悉感。究竟從何時開始,福建人開始聚居北角一帶呢?

1

【港識·食識城也】Episode 2  元朗嗰「稻」

上集介紹了在九龍城的小泰國由來,而提及泰國,可能大家也會想起每天必不可少的白米飯。大家去中式餐廳時,很多時候也會看到餐牌上寫着「絲苗白飯」。絲苗,其實是外貌細細長長的米種,煮熟後不會太稔,並且米味香濃 [1]。遠於二十世紀初,原來元朗已是一個盛產絲苗白米的地方,打着Made in HK的旗號,「元朗絲苗」甚至得到美國市場和葡萄牙市場的青睞 [2]。

【食識城也】九龍城為何成為小泰國

大家走過九龍城的賈炳達道及衙前圍道時,一定能發覺「三步就有一間」的泰國菜餐廳。究竟為甚麼泰國人愛聚在九龍城,形成今天的「小泰國」「小曼谷」呢?香港與泰國又有甚麼淵源呢?

2

【行山學歷史】熙篤會神樂院——十字牌牛奶的發源地

熙篤會神樂院(Our Lady of Joy Abbey)是一所天主教隱修院,位於大嶼山大水坑的小山丘上,介乎於愉景灣至梅窩之間。熙篤會的宣教士在1950年因國共內戰逃難到香港,並在1956年建成現時的神樂園。在1960年代初,在熱心教友贈送乳牛下,開始製作鮮奶。初時只供神樂院修士日常飲用,但後來逐漸供應到附近的居民、遊客,甚至為當時五星級的希爾頓酒店提供鮮奶,並建立十字牌牛奶。

【農曆新年】消失了的傳統﹖新年做咩好﹖

新的一年已經到初七了,首先就祝大家生日快樂啊。不知在剛剛的幾日假期,大家做了什麼新年習俗﹖初一不洗頭﹖拜年逗利…

Continue Reading

【農曆新年】新年食盆菜的迷思?

【港識.慶新春】新年食盆菜的迷思? 「我真係恭喜你阿,祝你今年賺到盆滿缽滿。」相信這些恭賀說話,大家每次拜年都…

Continue Reading

【農曆新年】新年食好西

新年食好西 小時候最期待新年,皆因新年全盒內放滿各式各樣的賀年小食。然而,現在已經愈來愈少人親人弄傳統賀年小食…

Continue Reading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