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香港米業】為兩餐可以去到幾盡?1919香港米騷動

1919年香港米價飆升,香港百姓遭殃。米商囤積居奇引發「米騷動」。以苦力為主的市民難負荷高昂價格,最後群眾四處搶劫糧食。政府隨後介入市場,規管價格穩定供應,緩解了這場因米價引發的米騷動。

1

【中秋佳節】中秋以外,燈籠在香港的意義

香港人過中秋節,小朋友玩玩燈籠是指定動作。燈籠作為傳統的慶祝裝飾品,歷經時代變化,由最初的紙紮宮燈,到現時的塑膠燈籠,都是不同年代小朋友的集體回憶。然而,燈籠在早期香港有不同的作用,一方面是當時治安欠佳,燈籠是保障路人僅有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中、西方囍慶用的飾品。

【高街鬼屋】香港精神病院的故事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卻因為華洋雜處的歷史,留下不少鬧出鬼故事的百年古跡,像《咒》一般的年輕人作死靈探故事俯拾皆是。其中1891年落成的高街鬼屋,雖翻新後拆得只剩下外牆,其鬼談仍在民間口耳相傳,鮮少人知道其歷盡香港一個世紀精神科創建史。為甚麼一座精神病院會變成鬼屋?讓我們從頭說起。

【香港服裝史】戰前女士穿甚麼?由Watershed 重演相片說起長衫歷史

 近年大家對香港保衛戰的認識更深,不少珍貴相片也成了保衛戰的象徵,其中一幅1941年11月拍下的兩位…

Continue Reading

【聖約翰座堂】2047大限與永久業權

買樓賣樓是香港人日常話題,不過每一位業主都會面對2047年地契到期,會否最後被政府強制收樓的問題。除了位於香港島政府山聖約翰座堂,因為他們是香港唯一擁有永久業權的土地。

2

【浸信會】第一位移居香港的西方女性 — 叔何顯理

叔何顯理(Henrietta Hall Shuck)是首位有記錄移居香港的女士,在她的日記中記述了香港開埠時的生活、所面對的困難。同時叔何顯理亦熱心傳教及女性教育,現時的顯理中學也是以紀念叔何顯理而命名。

2

【盧吉 vs 盧押】中國學者翻譯錯誤,三十年來改寫香港歷史

翻譯有幾重要?一份好的翻譯可以將原文的精神和內容以另一語言體現,但同時一個誤譯就可以改變文章原意,甚至改變歷史。今日就與大家分享香港史上一個影響後人和香港史的誤譯——將港督盧吉(Lugard)錯譯作駐南中國英軍總司令盧押(Luard)。

【鼠疫】瘟疫傳入香港後,政府係點應對?

十九世紀末,鼠疫由雲南因回變(即是回教徒在1856年至1873年反抗清政府的戰爭)及鴉片貿易帶來的人口流動,令鼠疫在中國南方爆發。1894年2月傳入廣州,同年5月鼠疫在香港爆發,令香港成為疫埠。

【武漢肺炎】良心藥房屈臣氏,原來由香港開埠直到今日?

武漢肺炎疫情越趨嚴重,市面人心惶惶,想戴個口罩出街保護自己?你要面對無良商人趁機抬價、賣假貨;同一時間,傳出屈…

Continue Reading

【辛亥革命】沒有香港,就沒有孫中山?

孫中山事蹟、成就和貢獻可能大家讀書時都了解過,但你又知道孫中山革命過程與香港的關係嗎?孫中山曾在香港讀書,更入讀為香港大學醫學院前身的香港華人西醫書院,香港對孫中山革命影響絕對不少,就與我們與大家分享孫中山與香港、革命的歷史故事吧!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