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 口罩呢?】香港囚犯除咗做口罩,仲有咩工作?
相信各位對「CSI」標誌都不陌生,雖然CSI(Correctional Serivice Industries,懲教署工業組)口罩眾多存貨現已下落不明,但本文都希望為大家介紹「CSI」口罩的前世今生,還它們走之前一個心願。究竟懲教署何時開始生產口罩?囚犯又何時開始需要工作?囚犯舊時的工作又是甚麼?除口罩之外又有甚麼其他產品?以上問題就讓本文一一為大家解答。
早期懲教署囚犯工作
早於 1844 年,港府上呈予倫敦,敘述香港財政狀況的年度藍皮書已有監獄及囚犯相關記載——當時囚犯需要在公共道路上工作,時間為清晨六時至傍晚六時,中間設半小時的放飯時間;1850 年的藍皮書就見囚犯工作更多元化,例如清潔監獄、煮食、擔水。
後來,在1871 年的藍皮書中可見囚犯工作時間已調整為上午七時至下午五時,另設一小時晚飯時間。囚犯會在測量總監領導下負責道路鋪設,大館對出砵甸乍街(石板街)的路面石板,據說就是由囚犯鋪砌。囚犯亦負責製鞋、縫紉、洗衣、採石,更會擔當木工及鐵匠的職務。縱然囚犯的工作種類繁多,他們的薪金卻會全數撥歸庫房,成為免費勞工。
延伸閱讀:借霍亂逃獄?
如何懲罰囚犯?
對於不守獄規的囚犯,獄方更會以一系列的體力勞動來懲罰他們。1853 年,中央監獄(後更名為域多利監獄,即今日的大館)增建一幢小樓,同年 8 月花費 188 英鎊從英國引進腳踏齒輪機。大英百科全書就於 1926 年的載,腳踏齒輪機於 1818 年由英國工程師發明,以避免囚犯在獄中無所事事。鐵製齒輪外層由木造圓筒包覆,直徑約 1.8 米(6 呎),並連接木製梯級,梯級之間間隔約 19 厘米(7.5 吋)。(註:此為英國監獄內腳踏齒輪機的設計,與中央監獄內之裝置可能有所出入)
當囚犯踏上梯級時,自身重量會令齒輪向下轉動,逼使囚犯只能不斷踩踏上方的梯級,如同無止境般上樓梯。在英國,囚犯每日需踩踏轉輪 6 小時,分兩節,每節 3 小時,每 15 分鐘休息一次,休息時間則為 5 分鐘。想像不到腳踏齒輪機是怎樣?大約就是倉鼠玩倉鼠轉轉輪。數數手指,受罰囚犯每日上升的距離高達 8,640 呎,足足等於三座大帽山的高度。
幸運的是,這種倉鼠一樣的刑罰在 1871 年藍皮書中已不復見。但該藍皮書同時記載了曲軸(參見下圖),另一種懲罰性質的體力勞動。受罰的囚犯每天需轉動手柄 14,000 次,曲軸亦設有調校掣,可以增加重量,令囚犯轉動時更為費力。清廷首位首位駐外使節郭嵩燾於 1876 年參觀中央監獄時記述:「禁錮房設一鐵軸,令手運之,每日萬四千轉,有表為記。不如數者,減其食。」此外,當時監獄亦設另一種懲罰,參考英國資料,受罰者需要擔起鐵球,舉至胸口位置,然後移動至幾步距離外,精準地放下鐵球,然後不斷重複此等行為。受罰者間中更需要將麻絮拆成細絲,用以填塞艦船罅隙,避免滲水。乍聽之下似是小菜一碟,其實拆麻絮過程中囚犯經常滿手是血,痛苦不堪。
發展囚犯工業
中央監獄運作初期,由於空間匱乏,難以發展工業,包括製鞋在內的一些工作甚至要在監倉內進行。終於在 1898 年,一幢兩層高的工場在監獄 D 翼落成,工場下層作製作地氈之用,上層則為印刷廠。經過時間的洗禮,至今懲教署轄下已有超過 130 間工場,囚犯從事的生產工作更是種類繁多。
今時今日就更見囚犯的工作成果。自七十年代開始,受工務司署委託,監獄署(今懲教署)接手生產交通標誌及路牌,交由囚犯以印模方式製作,而他們手造的中文字體就是「監獄體」。「監獄體」雖然字體粗幼不一,亦有歪斜瑕疵,卻憑藉其尖銳筆鋒及獨特造型,儼然為今時今日路牌上的一大特色。現時赤柱白沙灣懲教所每年仍出產約七千個交通標誌,但懲教署自 1996 年起已改用電腦繪圖製作路牌,路牌字形亦逐漸摒棄舊式印刷體,導致「監獄體」路牌買少見少,如今只有在道路網經過詳細規劃的新市鎮(如沙田、大埔等),由於路牌大多無需更換才較為常見。
點解有CSI口罩?
咁到底幾時開始做CSI口罩?2003 年沙士肆虐後,懲教署於位處大嶼山芝麻灣的芝新懲教所設立工場,利用超聲波縫合技術製作口罩。芝新懲教所前身為芝蔴灣戒毒所,於 1982 年啟用,旁邊的芝蔴灣懲教所則於 1956 年建成,為全港第一座開放式監獄。後來於 2007 年,羅湖懲教所(前羅湖軍營)拆卸重建,並於 2010 年 4 月完工。同年 7 月 2 日,羅湖懲教所重新運作,並收容芝蔴灣,荔枝角及芝新懲教所的全數女性囚犯,口罩工場亦遷移至羅湖懲教所。所內女囚犯每周工作六天,平均每月生產 110 萬個口罩。懲教署生產的口罩於 2005 年獲香港工業總會頒發 Q 嘜標記,產品質素獲肯定。往年為應對 H7N9 疫情爆發可能,懲教署亦安排工場原材料存量由 1 個月增至 3 個月,準備隨時增加生產。
儘管懲教署每月生產約百萬個口罩,產品均只會經由物流服務署,分發供政府人員使用。本地民用口罩嚴重依賴外地供應,當疫情肆虐,以至外地口罩亦出現短缺,本港市場便會供不應求。
近日CSI口罩的去向更出現羅生門,林鄭月娥曾表示CSI口罩要「慳住使」,優先供醫護人員使用,但醫管局就表示並未獲得由懲教署生產的口罩,眾多「CSI」口罩一夜間不翼而飛,到底CSI口罩去咗邊?可能真係要問屯門公園三公主之一的娜娜先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