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新界六日戰爭,是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時新界村民與英軍爆發的一場衝突。自大埔旗桿山戰事完結後,大埔及粉嶺村民便退出戰場,元朗村民成為反抗軍主力。可是面對現代化的英國正規軍,元朗村民難免招架不住,死傷不計其數,吉慶圍大閘更被拆去。
在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帶領下,不少中外人士在港進行抗日籌款活動。以賣飯券作籌款的「一碗飯運動」在1941年中展開,並且籌得具額善款,為傷兵及難民提供支援。
1954年,一架國泰航空DC-4「空中霸王」客機在泰國曼谷回港途中被解放軍攻擊,造成10死8傷,事情發生的始末是怎樣?中共如何解釋解放軍突然攻擊國泰航空客機?
早在三十年代,香港殖民地政府已經大批買入英國防毒面具,推廣「一人一豬咀」,又研究在本地生產軍用防毒面具,與香港本地橡膠廠合作,提供技術支援,幫助橡膠廠生產橡膠面具和防毒藥粉罐,成功生產出通過檢測的合資格防毒面具,成為Made in HK的一份子。
1941年香港保衛戰後,日本佔領香港並且推行皇民化政策,即是把香港的文化、語文、街道、習俗等等,都跟隨日本或是加上日本的特色。不過,日本軍政府為了建構大東亞共榮圈,對於部分不對政權有威脅的當地習俗還是比較寬鬆的,所以他們也准許華人慶祝農曆新年。
1941年聖誕節當晚,香港守軍在死戰18日後投降。日本軍政府除了處理香港的管治、戰俘、重建等等的問題外,還要處理日本陸軍及海軍在香港的分工問題。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的海陸軍便「唔啱牙」,不但各自為政,有時更會互相針對。為了在進攻東南亞期間避免內訌,雙方先在11月簽了《關於佔領地實施軍政的海陸軍中央協定》,定出在佔領地需分「主/副擔任軍」的做法。在出發攻打香港的前兩日,日本海陸軍又簽多一份名為《關於香港、九龍政務的海陸軍協定》,確定進攻及統治香港的「主擔任軍」為陸軍,海軍為支援的角色。
12月8日對香港人來說,應該是一個提槍上陣抗衡極權的日子——1941年12月8日,日軍正式入侵香港;而2019年12月8日,香港人上街爭取民主、人權、自由。
12月8日清晨6點左右,日軍26架九八式轟炸機在廣州白雲機場起飛,在戰鬥機的掩護下來到啟德機場的上空。由於守軍防守薄弱,日軍戰機輕易摧毀跑道上的客機及英軍僅餘的戰機,為18日的香港保衛戰揭開序幕。
2019年10月5日,香港政府運用殖民地時期定立的《緊急法》來推行《反蒙面法》。在進一步侵蝕香港市民的自由的同…
Continue Readin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香港重光之後,世界變成了冷戰的新格局。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及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陣營由歐洲鬥到亞洲。由於香港地理位置優越、又有水深廣闊海港,加上香港船埠設施、維修船隻工業均是亞洲頂級水平,所以時不時有美軍、英聯邦艦隻來港停泊。據說高峰時期兩、三日便有一艘美軍戰艦來港。
1946年8月30日,香港從日本3年零8個月的黑暗歲月中重光,一步一步發展成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東方之珠,是為香港重光紀念日。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同意無條件投降,香港輔政司詹遜接過英政府的密令和經費,宣誓就職為署理港督,成立臨時政府。8月30日,夏慤將軍乘坐迅敏號抵港,成立軍政府,英國正式重新管治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