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7月1日對現今香港人可謂百感交集,對英國王儲查理斯亦如是。查理斯在1997年最後一次踏足香港,出席香港主權移交儀式。其間他有兩場歷史性的公開演說,表明英中在聯合聲明中承諾香港「回歸祖國」後會保持「50年不變」,由港人治港及擁有高度自治。皇儲私下的看法早年被公開,現已陸續成真。讓我們來看看1997年主權移交時的查理斯,再看看今日的香港。
六四事件前夕,香港演藝界於1989年5月27日在跑馬地舉行「民主歌聲獻中華」籌款演唱會,以支援北京八九學運。為時十二小時的馬拉松音樂會,共有兩百多位歌影視台前幕後人員參加。時至今日,不少藝人時至今日聽到記者提起他們曾參與「民主歌聲獻中華」,不少也是「走夾唔抖」,就讓我們回顧一些藝人當日的表演曲目和今天他們的轉變。
叔何顯理(Henrietta Hall Shuck)是首位有記錄移居香港的女士,在她的日記中記述了香港開埠時的生活、所面對的困難。同時叔何顯理亦熱心傳教及女性教育,現時的顯理中學也是以紀念叔何顯理而命名。
透過三齣由哥哥張國榮主演的作品:《胭脂扣》、《阿飛正傳》及《英雄本色》,希望藉由欣賞電影,為讀者安排一場時光旅行,帶大家回到電影中三十年代、六十年代及八十年代的香港。
廖秉漢是中文大學哲學系1975年畢業生,他希望在畢業後能加入新設的廉政公署。經過三輪面試後,終於成功考進ICAC,但最後轉戰政府行政主任,獲派至油麻地警署。1977年7月16日早上,廖秉漢告訴母親外出買早餐後,被發現由高處墮下,倒臥在德輔道西康明大廈對開的馬路。沒有遺書、沒有明顯自殺動機,但一如大家熟悉的情節,經警方調查後認為他死於自殺,沒可疑。
港協暨奧委會永遠名譽會長、前市政局主席沙理士(Arnaldo De Oliveira Sales,又譯作沙利士)太平紳士於2020年3月6日去世,享年100歲。沙理士自戰後就致力推動香港同國際體壇發展,體育界稱為「沙皇」。1972年西德奧運的慕尼克慘案中,沙理士隻身進入已被武裝組織入侵的奧運會選手村,與組織領袖談判,救出被困的港隊成員。
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在主權移交前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之中,又有甚麼想跟香港人說?相信其中一句大家也耳熟能詳:「「我感到憂慮的,不是香港的自主權會被北京剝奪,而是這項權利會一點一滴地斷送在香港某些人手裏。」多史今日亦會為大家進一步講解彭督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的內容,亦為大家介紹來自這份施政報告的另一名句。
孫中山事蹟、成就和貢獻可能大家讀書時都了解過,但你又知道孫中山革命過程與香港的關係嗎?孫中山曾在香港讀書,更入讀為香港大學醫學院前身的香港華人西醫書院,香港對孫中山革命影響絕對不少,就與我們與大家分享孫中山與香港、革命的歷史故事吧!
六七暴動後,香港政府反思以往的管治手法,麥理浩更是推行眾多的福利、改善民生措施,而沙田新市鎮便是其中之一。
有人歡喜有人愁,在新市鎮發展的同時亦為原本居住於新界的鄉民帶來不便。1978年,沙田馬場正式開幕,當時的港督麥理浩更是主持了剪綵儀式。
在香港近年的社運抗爭史中,夏慤道可謂「兵家必爭之地」。事實上,夏慤道以英國的皇家海軍將領夏慤(Admiral Sir Cecil Halliday Jepson Harcourt)將軍命名。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夏慤代表了英國和蔣介石,於香港主持受降儀式,令香港正式於二戰後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