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山頂纜車歷史】香港最古老交通工具

今時今日,乘搭山頂纜車好像已經變成了遊客專利,毎次經過中環纜車站都會見到一堆堆的遊客打蛇餅,不過其實還有居民會以纜車代步,就與1888年最初興建纜車的目的一樣。到底130年前為甚麼要興建山頂纜車?搭纜車都有分頭等、二等,更有港督專用車廂?

未有山頂纜車之前,轎是往來太平山住宅區和中環的主要交通工具。當時太平山是歐籍人士的避暑勝地,只有大約三十至四十戶,一般平民百姓莫講在山上居住,根本連前往山頂的機會都不多,所以轎是能滿足居民的交通需要的。不過在1873年,蘇格蘭商人亞歷山大·芬梨·史密夫在山頂興建了山頂酒店,自始便吸引了不少達官貴人、名流仕紳上去住返一、兩晩,食個Afternoon tea。因此芬梨·史密夫亦產生了建造港島纜車鐵路的計劃。他的構思將中環的美利樓與山頂連接起來,從而加快了山頂地區的住宅開發。

1950年的山頂,雖然有纜車,但仍然有人坐轎。(圖片來源﹕港識多史藏品)
1930年代的山頂酒店,好靚,真係好靚。(圖片來源﹕Wiki)

芬梨·史密夫在1881年就找到支持者,分別是香港第一位華人立法局議員伍廷芳及香港總商會主席奇利莊臣。最後在經過幾個月的討論後,政府落實了六條電車路線及在1882年通過了《建築車路條例》。可是商人們只對山頂至中環的路線有興趣,結果由奇利莊臣、芬梨·史密夫、大衛沙遜和嘉活曉士合組香港高山纜車鐵路公司(Hong Kong High Level Tramways Company),山頂纜車工程亦在1885年動土。在興建之前,他們更派人到北美洲舊金山和蒙特利爾考察。

山頂纜車於1888年5月30日開始投入服務,由港督德輔主持開幕儀式。「3、2、1」港督剪綵過後,這條全亞洲最早的纜車索道交通系統開始運作,全長約1.4公里,中途共設美利兵房、堅尼地站、寶雲道站、梅道站和白蘭特順道站(即今白加道站),最後以山頂站為總站。

20世紀初,花園道纜車總站入口。(圖片來源﹕Printerest)
19世紀的山頂纜車總站和山頂建築物(圖片來源﹕港識多史藏品)

起初的纜車是木材製造的,並且在車廂外圍油上油漆,列車是由燃煤蒸氣發動機推動,最多可載客三十人。車廂內設有數排條形座位,而在車廂的中央則設有一個廂房。山頂纜車的座位分為三種等級:頭等的票價是四毫半,只有殖民地官員和太平山的白人居民才可以乘坐;二等收費三毫,是英軍及香港警務人員所乘坐;最後三等收取一毫半,為其他香港居民乘坐。不過車廂第一排的兩個座位是預留予港督及港督夫人專用,椅背更掛上了「此座位留座予總督閣下」,這項特權直至1949年才取消。

———————————————————————
想睇更多香港的故事?
Like我哋的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wetoasthk
【website】www.wetoasthk.com
【IG】http://instagram.com/wetoasthk

中西區交通史山頂建築史旅遊本地遊鐵路史

• 30 5 月, 2018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