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超羣餅店】由引入自助麵包銷售到餅咭擠提

今時今日三角朱古力、果占花籃、荷蘭撻等已經買少見少,元祖級别的只剩下瑞士卷靜靜地躺在麵包店一角,這些香港西餅早已不復當年勇,但他們曾經也風光一時無兩過。你知不知道,他們曾立足香港輸向國際,成功躋身過億跨國企業之列?

話說20年代初,香港常見的只有老婆餅、合桃酥等等的唐餅,蛋糕、士干(scone,鬆餅)多由酒店提供,至於方包、甜餐等麵包則通常由冰室供應。後來不少師傅出來自立門戶,20年代起越來越多地方有售西餅,例如安樂園冰室、馬寶山糖果餅乾公司。但要數到將麵包西餅普及化,及使香港西餅自成一派,便不得不提「超羣餅店」。

1966年12月,「超羣西餅店」在九龍太子道182號開張,有謂是香港「第一間港式西餅店」。李曾超羣女士於是被稱爲「西餅皇后」。

第一間港式西餅店
1966年第一間超羣開幕(圖片來源

走入麵包西餅店,我們下意識拎起白色膠鉗和銀色盤子,在琳瑯滿目的麵包前面猶疑游移。這種深入香港人基因的自助麵包銷售方式,大約在1960年代出現,由超羣餅店筲箕灣分店開創先河,同時超羣餅店亦引入鮮忌廉、卡通人物蛋糕,以及今日近乎預設的芒果、栗子生日蛋糕,還有咖喱角、餅咭等餅店必備之物。

橙色格仔是為他們標誌,望到這個鐵盒有沒有想起些什麼?(圖片來源
1971年,其朋友馮劉旋君加入為股東,同年「超羣咖啡屋」在香港島開幕。(圖片來源

《食神》裡面「如果係我的話,就開分店,一間變兩間,兩間變四間,四間變八間,八間以後就上市,上市後就可以集資!」是現實:超羣遍地開花,其發展之快之廣近乎不能擋。1960年代經濟起飛,香港人消費能力上升,口味亦隨之尋求更多變化,高峰時候香港有多達60間超羣分店,1980年代香港設有超羣中菜酒樓「福來樓」、到會、送貨服務等等,亦同時將版圖擴張到世界各地。差不多時期成立的美心,在當時也只能俯首稱臣。

圖片來源

1990年,「超羣西餅連鎖店」以特許經營模式在美國成立,東西岸、加拿大、台灣、中國皆有分店。擴展到台灣的業務主要做喜餅,以自制的曲奇配以當時台灣未見過的包裝,影響了台灣人一向以肉餅做喜餅的習慣。


這樣一個以香港麵包西餅起家的店舖,後來發展成為一座過億跨國企業。讀到這裡你或者會疑惑--點解,我好似冇咩見過「超羣」?到底為何今日風光不再?

餅咭擠提


餅咭這種預售式禮券並不罕見,不少店舖均亦曾用之作為銷售手法,包括燒臘店燒臘券、月餅唐餅咭、茶樓茶券等。超羣亦乘勢推出對聯紅卡、西餅咭,不少消費者甚至會大手入購餅咭作投資待其升值。然而,超羣1997年傳出財政危機,市民恐慌於是多人同時換購西餅,繼1984年之後超羣再度發生餅咭擠提,但不幸地這次並沒能反轉劣勢。

超羣餅咭「擠提」事件,當時預繳式餅咭並不常見,其應用及處理手法亦在當時社會掀起軒然大波。(圖片來源:華僑日報, 1984-05-19)

在1998年四月,超羣這巨型企業帝國傾倒。擴展過急、管理不周、台灣及北美員工異心(管理層成員將製餅工場的出品運到自己私下的餅店發售),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令當時市面愁雲慘霧的是亞洲金融風暴,資金周轉不靈的情況下,超羣欠下鉅債並宣布結業清盤。

清盤之後必須向各持份者交代,其中以遣散員工及餅咭問題最為市民擔憂。據報當時尚未兌換的餅咭涉及總值約三百四十萬元,換算起來即是九萬打西餅。一張張曾經以為可以「永久通用」的餅咭淪為廢紙,市面怨聲四起。對手聖安娜身先士卒宣佈加20元可以換一張聖安娜餅咭,希望減輕大眾損失,讓消費者對餅咭的預繳式消費制度保持信心,並藉機宣傳自己餅店。其他商家隨即仿效,由類似的換蛋撻麵包到換珠寶首飾到換婚紗攝影到換電影戲票都囊括在內,各行各業均推出「廢卡換產品」,望能紓緩星斗市民的損失,並藉此達廣告宣傳之效。

現時街角尚有數間超羣,但經已轉手由合興集團經營。從超羣的大起大落,側面可見香港當時的國際視野,機會處處的繁榮經濟以及金融風暴的無情兇狠。而至於一手將超羣帶起的李曾超羣女士在十年內還清4000萬債務後依舊活躍,包括於社會上行善、教班、辦私房菜等等。

雖然今日不論是品牌超羣抑或港式麵包西餅都不復當年灼手可熱,但其商業上的風光規模,曾經由九龍太子擴展到越洋美加,與其他地方的麵包西餅一較高下--實在是香港飲食史上不可略過的重要一頁!

飲食

• 29 10 月, 2023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