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英女王】1952年,佐治六世駕崩與英女王即位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在9月8日駕崩,新王查理斯三世隨即登基,英國亦展開一連串哀悼活動。很多英國人和香港人生命中唯一的英國君主就是伊利沙伯二世,對上一次香港經歷英國君王離世已是1952年,當時駕崩的是伊利沙伯二世的父王佐治六世(King George VI)。香港當時與整個英聯邦進入了國喪期,並一同迎接新女王的統治,就讓我們來看看當年香港人哀悼的情形,以及官方儀式的情況。

位於香港動植物公園的佐治六世銅像(圖片來源:SCMP)
2月6日

佐治六世是在2月6日早上被僕人發現已在睡夢中離世,消息傳到香港已是香港時間晚上7時許。兩間電台(香港電台及麗的呼聲)隨即中斷正常廣播,改播相關消息及奏哀樂,同時接連數天取消喜劇、粵劇的廣播。港督葛量洪(Sir Alexander Grantham)隨即發電報予殖民地大臣,指他和香港市民深表哀痛,並向太后伊利沙伯及皇室成員致唁。

2月7日

市面在2月7日一片肅穆,全港下半旗致哀,港府發行印着黑框的憲報號外,正式公告國王駕崩。當日很多社會名流、外交使節前往港督府致哀。雖然很多娛樂活動都已取消,不過布政司署(即現政府總部)發行指引,所有事前決定的活動是否取消由主辦單位自行斟酌,而港督伉儷、隨從及政府高層將不會出席慈善性質以外活動。

當日除了股票交易所停市一天,法院也休庭。高等法院正按察司侯志律爵士(Sir Gerard Howe,即當時香港的首席大法官)在法院開合議庭讓一眾法官表達哀思,法官席頂的垂幕改掛黑、紫兩色的絲綢;掛上絲綢的是J. Fowler太太,在1936年1月佐治五世駕崩時,同樣是由她來掛上絲綢的。裁判司署(現稱裁判法院)早上亦退庭致哀,及後只審理少部分案件,警方在6日於九龍掃蕩無牌小販時所拘捕的115人更因國王駕崩而獲無罪釋放。

中、英文報章都對佐治六世離世表示哀痛,亦對他讚譽有加。很多普通市民穿着素色服裝服喪,直到喪禮當天,製作哀悼臂章的原材料及黑色領帶之需求也有所增加。而當時戲院在電影放映完畢後會播放英國國歌,但當日起不再一同播放有着佐治六世畫面的國歌影片。

在正午時,海港內的的皇家海軍和九龍訊號山砲台的皇家砲兵隊每分鐘鳴炮一次,總共56響,紀念享壽56歲的先王。(圖片來源:南華早報,8-2-1952)
2月8日

當日立法局 (立法會前身) 召開特別會議,通過向皇室發電報代香港市民致唁。政府新聞處前一天公告有大批彩色先王遺照派發,吸引大批人前往領取,中午後已經派完。各大百貨公司亦陸續將櫥窗的擺設收起,改放圍著黑紗的先王遺照。

2月9日

伊利沙伯二世的即位公告在香港時間前一日晚上7時在倫敦宣讀,由於女王的意願是各殖民地在倫敦公佈後才舉行正式儀式,故此香港選擇在本日早上11時舉行宣告女王即位公告典禮,兩間電台全程直播。

典禮在中環皇后像廣場舉行,圖片背景為香港會舊會所(圖片來源:華僑日報,10-2-1952)

當日風光明媚,英國國旗飄揚在旗桿頂,文武百官及軍隊齊集皇后像廣場,觀禮嘉賓則站在現時終審法院的二樓走廊,亦有很多市民在場圍觀。身穿軍裝的港督葛量洪站在法院對出馬路上特設之禮台,高聲朗讀經行政局(行政會議前身) 和立法局之議員及軍政首長簽署的公告。葛量洪宣讀完公告最後的四字(God Save the Queen,即「天佑女王」),軍樂隊隨即奏出國歌的上半段,接着由皇家海軍統籌,海港內的海軍艦艇和訊號山砲台鳴炮21響致敬,再由軍樂隊奏完國歌的下半段,並向港督致敬才禮成。

站在台上的是港督及駐港英軍司令,後方五排是即位公告簽署人(圖片來源:南華早報,10-2-1952)
2月15日

佐治六世的葬禮在15日舉行,當日香港大學及公、私立學校均放假,港九戲院商會安排旗下戲院停映日場,娛樂場所停止營業。

早上9時30分,皇家海軍巡防艦丹皮亞號(HMS Dampier)和訊號山砲台每分鐘鳴炮一次,總共56響,向56歲的先王作最後道別。當日不同宗教均有舉辦儀式追悼佐治六世,最隆重的就是港督及社會名流所出席,在中環聖約翰座堂舉辦的追悼彌撒。在開始前一小時座堂已坐滿逾千信眾,11時55分港督伉儷抵達座堂,彌撒在正午12時默哀後正式開始,是日獲安排敲教堂大鐘的是退休堂吏Cheng Kao,1936年佐治五世駕崩後的追悼彌撒亦是由他所敲鐘。

全港在正午12時為先王默哀兩分鐘,港府特地安排港島的美利操場(現址為長江集團中心)、九龍的威菲路軍營(現址為九龍公園),以及新界的石崗軍營在正午鳴放25磅炮一響,讓教會及民眾能夠適時開始默哀,同樣地在兩分鐘後三地再鳴炮,示意默哀結束。

踏正正午12時,香港完全停頓,陸上的交通由警方在不同地點截停,連雲咸街的人力車司機也紛紛停止手上的工作,佇立在人力車旁;海上交通方面,天星小輪及油麻地小輪也暫停上落客,在海中心的小輪也停止不動,一艘本來在正午開往英國的郵輪,亦在尖沙咀九龍倉等到默哀結束才啟航。匯豐銀行總行安排職員在12時正敲鑼,然後除了有嬰兒的短短哀號,整個大堂完全靜默兩分鐘。

很多英國人和香港人生命中唯一的英國君主就是伊利沙伯二世,對上一次香港經歷英國君王離世已是1952年,當時駕崩的是伊利沙伯二世的父王佐治六世(George VI)。香港當時與整個英聯邦進入了國喪期,並一同迎接新女王的統治,就讓我們來看看當年香港人哀悼的情形,以及官方儀式的情況。
默哀的兩分鐘內,電車停駛,行人佇立於街上(圖片來源:香港工商日報,16-2-1952)

未能參加追悼儀式的市民也可以留意兩間電台的全程直播,而首位華人政務官、新界理民官徐家祥於11時45分在香港電台粵語台中向聽眾解釋英國君王與國家的關係,並在聖約翰座堂彌撒結束後講述佐治六世的生平。下午兩時起兩間電台均休台數小時,香港電台則在下午4時45分起轉播英國國葬現場情況。

在追悼彌撒負責吹響傳統號角軍樂《最後崗位》(Last Post)的軍人默哀時之情形(圖片來源:南華早報,16-2-1952)

時移世易,我們那位長期在硬幣背後的貴族朋友和知己,終於遠去這都市,只能說美好的伊利沙伯時代已經逝去,永成歷史。

• 11 9 月, 2022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