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裁判法院】新界第一間法院 如何大翻新?
1961年,政府制訂新法例,理民官把有關民事案件仲裁的權力交由地方法院處理。前粉嶺裁判法院便是第一間在新界興建的裁判法院,於1961年啟用,為新界北部居民提供服務。
歷史堂有提到,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分別在《南京條約》及《北京條約》中割讓予英國,之後新界在《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亦租借給英國。由於新界村民的傳統文化有別,港府沒有在新界建立司法機構。當新界居民遇上糾紛,小事則由鄉紳或是村內德高望重人士調解,甚至試過北上向南頭(現時深圳南山區)的中國官府求助。但凡涉及土地和金錢糾紛的案件,新界的理民官也有權當裁判官。大事,也只會南下,由九龍裁判法院審理,直至戰後港府才開始發展新界。
前粉嶺裁判法院樓高兩層,作為五十年代的政府建築,它的建築風格和同時代的北九龍裁判法院相似。白色的外牆,正面外牆建有雙層簷蓬、仿石柱和窄長窗戶,加上側面的門框和樑托,盡顯新古典建築風格的簡約美。進入裁判法院內部,有中央天井引入自然光線,也有裝有鐵製扶手的樓梯。不過由於前粉嶺裁判法院的建築規模比較小,在取材方面均用上了當時較經濟實惠的選擇,例如水磨石磚、馬賽克瓷磚、人造石磚及塗漆等等。
最特別的地方是,法院設有數個入口,分別讓法官、犯人和公眾使用,以彰顯司法獨立。建築意念盡在前粉嶺裁判法院的一磚一柱中展現。
隨著新市鎮的發展,前粉嶺裁判法院不足以應付新界的大量工作,即使在旁邊加建兩棟臨時建築物,又在沙田和屯門興建裁判法院,原先「沒有」的,依舊「沒有」。前粉嶺裁判法院並未設立如公眾諮詢室、記者和公眾證人室等的必要設施,不能應付法庭的運作。於是,政府決定在附近興建新的法院大樓取而代之。2002年,新粉嶺法院大樓正式啟用。前粉嶺裁判法院作為司法設施被空置,但作為拍攝聖地,舊法院十分受歡迎,電影《無間道II》、香港電視的《警界線》就在舊法院取景。
獲列作三級歷史建築的前粉嶺裁判法院最終納入第三期活化計劃,由香港青年協會改建為青年培訓中心,在2019年3月31日正式開幕。一號法庭活化成數碼會議廳,二號法庭則應政府要求,保留昔日原貌,裁判官席、犯人欄等設施一樣不缺,也可以任坐拘留室和挑戰保險庫。
———————————————————————
想睇更多香港的故事?
Like我地的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wetoasthk
【website】www.wetoasthk.com
【IG】http://instagram.com/wetoa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