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石寓】歷史三級建築 原本是修車房?

半山自開埠以來都是高官顯貴的居住地,即然是洋人聚居地(當然也有少數華人精英住在半山,而首位成功向香港總督會同行政局申請住在半山的華人就是何東了),當然留下不少具殖民地色彩的建築。之不過靚屋就不一定係畀人住,仲可以有好多估佢唔到的用途。

其中位於西半山區的旭龢道就是1920年代修車房的集中地,咩話?喺半山整車?正如七仔總有一間喺左近好方便,住半山的人架車壊了走不遠,喺返半山整車就夠晒方便喇,所以旭龢道的修車房都服務了住在干德道、旭龢道及寶珊道的富戶。

而「石寓」就是現存在旭龢道的唯一一座修車房。如果你以為修車房一定昏暗污糟求其,那就大錯得錯了,位於旭龢道15號的石寓建於1923年,本來有三層高,但後來因預留空間興建赫頓大廈而拆卸第三層。要知道雖然現時香港的建築物普遍以鋼筋和混凝土建成,在二十世紀初期,這卻是大膽的嘗試,而石寓就是香港早期以鋼筋和混凝土建成的建築物之一,外牆則以磚頭和花崗岩碓砌而成,內外材料都堅固耐用,結構創新、外觀簡單之餘夠晒美觀實用。石寓門前有鮮紅色郵箱,上面印有騎馬勇士,由於沒有皇冠設計,估計和皇室貴族無關,應為私人特別設計。石寓內部超過三千呎,樓底高十三到十七呎,建有閣樓。鐵門、白色厚牆身,再加上裏面的螺旋樓梯,石寓充滿殖民地色彩。

石寓的門牌(圖片來源:Tere Wong – Flickr)

日佔時期結束後,石寓就不再是修車房。1949年,石寓就成為香港外國記者會的會所,當時的11名會員,大多是以前上海外國記者會的舊成員,及後記者會規模愈來愈大,石寓不夠地方,香港外國記者會就於1951年遷出至干德道。此後,石寓業權多次轉手,住過人,又做過鄧達智都去過的私房菜餐廳。

香港外國記者會由1951年遷入的干德道41A 大屋!!!後來於六十年代拆卸。(圖片來源:Gwulo)

1997年,石寓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即使成為古蹟,按政府定義,其實只是代表它具有若干價值,適合用某種形式保存,石寓依然能在樓市中出現,只要有資本,任何人都有機會擁有古董屋。最近一次拍賣,是在2006年,當時石寓以二千零五十萬售出,呎價約六千元,比叫價低百分之三十。現時,石寓為私人物業,不對外開放。

順帶一提,看到相片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石寓其實就是電影《新不了情》其中之一的取景地,《新不了情》的MV還可以見到少少石寓中的旋轉樓梯和黑色窗框的片段:

《新不了情》(1:14-1: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哋新書《香港柒錄》已經喺各大連鎖書店上架喇!

想睇更多香港的故事? 歡迎同時緊貼追蹤我哋嘅

【Facebook – 刊登最新文章及城中熱話】
http://www.facebook.com/wetoasthk

【Website – 過去精選文章分類索覽】
www.wetoasthk.com

【IG – 互動IG Story多史旅行團】
http://instagram.com/wetoasthk

中西區交通史建築史

• 15 11 月, 2018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