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1942年10月1日 里斯本丸受襲
1941年12月25日,香港守軍在楊慕琦總督命令下向日軍投降,香港自此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時期。在日治時期不少盟軍戰俘均受到日軍不人道對待,其中1942年10月1日,一架載有1800多名戰俘日本輪船里斯本丸,在前往日本途中被美軍潛艇擊中,令到800多人死亡
里斯本丸是一艘屬於日本郵船株式會社的普通客貨輪,排水量15000多公噸,在二次大戰期間被日軍徵召為運輸船,曾參與1941年底的菲律賓戰役。
1942年9月,里斯本丸來到香港,準備接載1800多名在深水埗及亞皆老街戰俘營的英軍戰俘,前往日本當苦役,包括皇家海軍水手、米杜息士團、蘇格蘭步兵團及炮兵部隊的戰俘。
這批戰俘,包括最高軍階者為米杜息士1營指揮官史都華中校,被集中安置在船內的1,2,3號貨倉,倉內非常擁擠,環境黑暗、骯髒、無法清理排泄物,令不少士兵感染上痢疾,而且缺水缺糧。船上另有778名日軍及25名警衛。
1942年10月1日,里斯本丸開到舟山群島附近,由於船上的海軍塗裝,加上未有明顯標示載有戰俘,令美軍潛艇鱸魚號在當日早上向里斯本丸發射魚雷,船尾被擊中。
當日下午,日軍驅逐艦黑潮號及運輸船豐國丸把里斯本丸上的大部分日軍接走。餘下的警衛拆走救生艇,並關閉船艙及用帆布封著。同時有戰俘在最近爆炸處的三號船艙操作水泵,但亦有人淹水死亡。
翌日早上,豪威爾中尉從二號船艙打破艙板,發現船身傾斜。史都華中尉立即下令強行突破棄船,部分戰俘在跳船及游泳途中被日軍射殺。豪威爾被舟山漁民救起後,向漁民救求,不少舢舨都冒險出海救人。
里斯本丸事件造成800多名英軍身亡,除了幾名英軍在漁民協助下成功逃走外,大部分生還者都被日軍捕回,再度送往日本當苦工。
戰後,香港的戰爭法庭審理幾名日軍在里斯本丸上的暴行。在香港及英國亦有紀念碑紀念此事。里斯本丸的倖存者韓美洵戰後回來香港,參與香港紋章的設計,也曾成為助理華民政務司及副防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