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上海】文青與五光十色的北角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聽到這首歌,大家都會想到戰前上海的繁榮景象:上海外灘、外國租界和夜總會,雖然我們不能親歷其境,但總在電視或電影上看過五光十色的上海。唔講你唔知,原本香港亦曾經有個上海Version 2.0,那裡有上海來的文化人、參考上海而建的遊樂場,亦有上海style的夜總會,這個地方就是有「小上海」之稱的北角。
這個故事,要由四十年代尾說起:
四十年代尾的中國爆發國共內戰及政權易手,不少上海及蘇浙的上流人士為了逃避戰禍及新政府而南逃來香港,包括了「上海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由於他們比較富裕,對生活又有一定追求(so chill),所以他們來港後便著手尋找豪宅居住。正好,當時北角正在發展,建華街、繼園街、繼園里、堡壘街和明園西街一帶有不少樓高三層、單位面積上千尺的高尚新型住宅,正正符合他們的需求。這些上海人本著﹕「乜嘢都咁隨便,邊會有人俾面!」的生活態度,對生活的衣食住行、一事一物也十分講究。所以在北角一帶便開設了很多與上海有關的店舖:上海麪店、理髮廳、裁縫店、上海菜館在英皇道、春秧街遍地開花,充滿了上海色彩。
文青想住的地方
除了大富豪來到北角外,同時有不少文化人亦逃難到「小上海」。作家張愛玲、文藝評論家宋淇、京劇女演員孟小冬、《衛斯理》的作者倪匡、甚至來自東北的司馬長風也曾在北角居住過。北角孕育了不少出色的作品,如張愛玲的《秧歌》和《赤地之戀》。提到了張愛玲,大家好像都誤會她曾經入住過繼園街輝濃臺,其實居住在輝濃臺的是張愛玲好友宋淇一家,而張愛玲其實是住在英皇道。
有富文藝氣息、地靈人傑的「小上海」自然亦有燈紅酒綠的一面,四、五十年代在北角興起的娛樂場所有很多:璇宮戲院、都城戲院和雲華夜總會,但要數到最著名的當然是麗池夜總會和月園遊樂場。
夜夜笙歌的麗池
麗池在1940年戰前已經存在,當時名為「麗池餐舞廳(RITZ)」,有兩座大樓及溜冰場、小型遊樂場等設施。不過在日治時期麗池被徴用及改名為「豐國海水浴場」,戰後曾經被英軍使用作休憩用途,不久上海名人李裁法大手投資重建麗池,並在1947年重新開幕,經裝修後的麗池風采不減,而且有酒店、泳棚、泳池、舞廳、小型碼頭、餐廳、酒吧等等,麗池的中菜館是由著名的上海德興館大廚主理,十足十上海味道。
麗池還不單止有豐富的遊樂設施,還有一籮籮的娛樂節目:拳擊賽、游泳比賽,甚至有男士至愛的豔舞表現,當然還有大家最熟悉「香港小姐」選舉。李裁法想把上海的選美風氣帶到來香港,因此在1946年一個英國空軍俱樂部與香中泳團舉辦的國際慈善游泳比賽中加插香港小姐競選,當時的「香港小姐」是由現場觀眾投票所選出的,不過觀眾可以無限購買價值三元的選票,雖然「有靠山」就有選票,但當年冠軍李蘭也極具美貌和氣質,絕對是實至名歸。
到了1952年的選美冠軍但茱迪更是靚出國際,勇奪了同年的環球小姐 (Miss Universe)的殿軍,更接拍了為數不少的荷里活電影。
遠東第一遊樂場 — 月園
1949年開張的月園並不是由上海人開辦,反而是由福建藉商人郭雙鰲、郭雙龍、郭雙麒及一位美國商人參考上海的「大世界遊樂場」創立的,當時他們花了600萬的建造了一個集遊樂場、戲院、餐廳、動物園及夜總會一身的娱樂場所。
月園有兒童樂園亦有馬戲團表演,但最搶眼的還是它走在潮流的尖端的機動遊戲,旋轉木馬及摩天輪也太普通了,流星鞦韆、巨型扒山車(過山車)、豔侶搖籃和寫明了「有心臟病人士不宜遊玩」的活龍車才是皇道。
時間就像巨輪一樣,無情地輾過「小上海」。麗池已經變成了麗池大廈,月園亦消失了,只餘下月園街,而天宮舞廳就成為今日的住宅天宮台。在六、七十年代後,來自福建的居民已經超過了上海人,北角亦變成了「小福建」。
———————————————————————
想睇更多香港的故事?
Like我哋的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wetoasthk
【website】www.wetoasthk.com
【IG】http://instagram.com/wetoa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