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說香港史,分享香港歷史文化故事冷知識

【香港運動員】香港迫於無奈退出英聯邦運動會

上回提到香港在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參加英聯邦運動會的歷史,詳情看此

這次就讓我們來看看香港自七十年代起在聯運會如何屢創佳績,直到1994年「旅程」的終結,以及那些嘗試留在英聯邦運動會的掙扎。

第九屆大英聯邦運動會 (1970年)主辦地:蘇格蘭愛丁堡

因為大英帝國已大致被英聯邦所取代,運動會在這屆起改稱大英聯邦運動會(British Commonwealth Games)。香港派十一名運動員參賽,以葡裔人士為主的香港男子草地滾球隊在7月18日奪四人賽金牌,是香港歷來首面國際綜合項目運動會金牌。

奪金後四人Clementi Cecil ‘Saco’ Delgado、Abdul Raheem Kitchell、Roberto Eduardo da Silva及George Allister Souza Sr.合照(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港督戴麟趾隨即發電報祝賀,一個月後亦舉辦園遊會招待港隊成員。香港草地滾球總會亦獲得港協暨奧委會發還四人的旅費(一萬元)以作獎勵。

港督發電報指香港居民皆感光榮(圖片來源:香港工商日報,1970-7-21)

第十屆大英聯邦運動會(1974年)主辦地:紐西蘭基督城

香港派出十八名運動員參賽,可惜鍛羽而歸,港協暨奧委會會長沙理士(Arnaldo De Oliveira Sales,又譯作沙利士)則在運動會會議中獲選為英聯邦運動會聯會(亞洲區)副會長。

第十一屆英聯邦運動會(1978年)主辦地:加拿大愛民頓

經過投票,運動會於1978年再改名為英聯邦運動會(The Commonwealth Games),沿用至今。香港派出廿一名運動員參賽,草地滾球隊繼續是香港的奪牌功臣,其中Clementi Cecil ‘Saco’ Delgado及Eric John Liddell在雙人賽勇奪金牌;而Mohammed Majid bin Hassan Jr.、Roberto E. da Silva、Omar Kachong Dallah及祝健勳組成的四人賽代表隊更擊敗了東度主奪金。

Delgado及Liddell都是在聯運會度過生日,前者在八年前亦曾奪金(圖片來源:華僑日報,1978-08-17)

草地滾球隊領隊Geoff Murphy表示隊員在加拿大每天六時半就要起床,連續八天比賽至下午六時,只有午飯時間才可以休息,實在非常勞苦;Liddell就坦言他與拍檔在賽後均需要徹底休息,據他估計在賽場上他們行了超過100英里(約161公里)的路!

第十二屆英聯邦運動會(1982年)主辦地:澳洲布里斯本

香港派出歷來最多的七十三名運動員參賽。雖然港隊運氣持續不佳,不過在10月6日,第三次參加聯運會的華人槍手李鉅能在廿五米手槍速射個人組以583分贏得金牌;沙理士則在同日獲選為英聯邦運動會聯會副會長。

今屆是首屆有女子草地滾球比賽項目,但香港草地滾球隊在今屆遇挫敗,更出現風波。事緣決定參賽名單時已有很多人不滿印度遊樂會的明星運動員Lena Sadick沒有被納入女子隊中,草地滾球代表隊領隊其後向港協暨奧委會解釋並獲接納,但理由從未公開。

女子草地滾球代表隊成員,左起:Linda King、Rae O’Donnell、Merle Walker以及領隊Helen Wong(圖片來源:香港草地滾球總會1982年年報)

到了香港女子三人隊在賽場上勢如破竹,排名第二之時,有兩份匿名電報由香港發送至斯威士蘭(現稱史瓦帝尼)和紐西蘭隊手中,直指港隊的美國籍女選手,隸屬三軍會(United Services Recreation Club)之Linda King不符合參賽資格(雖然已居港滿七年)。此事令三人組深受流言打擊,成績滑落,最終以第七名完成賽事。返港後港隊代表團團長楊俊驤才得知此事,女子草地滾球協會啟動了調查,但事件最後不了了之 。

女子隊深陷「電報門」 (圖片來源:南華早報,1982-10-17) 

第十三屆英聯邦運動會(1986年)主辦地:蘇格蘭愛丁堡

港隊在參賽人選上再有風波。因為在富庶的香港,運動員仍須承擔參賽開支(例如劍擊隊每人要交7500元),香港業餘田徑總會就曾表示應港協暨奧委會要求,在有限的資源下由派九人參賽改為六人,但最終僅派兩人,令同樣在時間上達標但未獲選的人非常不滿;加上早前沙理士公開稱讚總會主席只派出兩人參賽,抵消了後來派往參加亞運會大軍之開支,令很多體育界人士認為肯定有幕後交易。

另一方面,港隊獎牌希望,單車好手的洪松蔭在7月2日因為有一名警員突然在他面前打開警車車門,撞到正在駕駛電單車為速遞公司送貨的他。洪松蔭昏迷近五小時,而雖然隊友多番強烈抗議,但仍拖了五日他才能接受腦部掃描,結果顯示一切正常,並能在7月8日出院。不過7月4日港隊已把它剔出代表隊,令他無法趕上今屆聯運會。 

港隊進場(圖片來源:美聯社)

7月25日聯運會開幕,香港今屆有四十八名運動員參賽,但港隊持續「行衰運」,兩名羽毛球手因居港年期關係,遲遲未獲英國移民局發出簽證,到7月22及24日兩人才能分別出發。而每支隊伍有小巴車隊接載成員參賽,但港隊其中一架小巴曾連同車匙及司機離奇失蹤逾十小時。最終,只有余景雄和何家暉共取得三面銅牌。

余景雄是在十米氣手槍及與何家暉一同在五十米自選手槍雙人賽摘銅,圖為何家暉在五十米自選手槍個人賽的英姿,他最終獲銅牌(圖片來源:美聯社)

第十四屆英聯邦運動會(1990年)主辦地:紐西蘭奧克蘭

香港有六十六名運動員參賽。1988年奧運會羽毛球隊混雙(當屆為表演項目)銅牌得主陳智才和陳念慈勇奪羽毛球混合雙打金牌,Mark  McMahon在男子單人草地滾球奪銀, 仇秀珍、華陳真妮、 Lee Yee Lai(又名Eva Ho何伊麗)、Natividad Rozario贏得女子團體草地滾球銅牌,余景雄在自選手槍亦取得一面銅牌,羽毛球隊則贏得混合團體賽銅牌(隊員包括陳智才、陳健倪、陳兆光、伍伯儉、楊燚旂、陳念慈、陳曼華、陳愛彌和徐美燕) 。結果香港取得一金一銀三銅,亦是香港參加聯運會六十年來最好的成績,沙理士更獲選為英聯邦運動會聯會會長。 

奪金的陳智勇(左)與陳念慈(右),後者獲勝後隨即致電分別在香港的父母和美國之哥哥(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第十五屆英聯邦運動會(1994年)主辦地:加拿大維多利亞

陳智勇此時已成為教練,但因上屆奪金而獲選為開幕禮持旗手,他在2018年受訪指這是他體育生涯中最輝煌的時刻之一,自己仍然珍惜(圖片來源:南華早報,2018-4-2) 

由沙理士以英聯邦運動會聯會會長身份籌劃的今屆運動會中,港隊有五十三名運動員參賽。在草地滾球(視障組)Carlos M. B. Antunes及鄧順儀各自取得一面銅牌(2018亞殘運時六十四歲的鄧順儀奪得兩金,更是閉幕禮港隊持旗手),而羽毛球四男五女的隊伍(陳兆光、馬智江、譚啟銓、黃為立、鄭燕瑟、鍾海玉、董超曼、陳愛彌和王進芬)則贏得混合團體賽銅牌。Kenneth Wallis(即英國裔香港足球員窩利士,華陳真妮的丈夫)在草地滾球單人賽奪得港隊最後一面銅牌,亦因而成為閉幕禮港隊持旗手。最後,香港以四面銅牌完成英聯邦運動會六十年的旅程。

為告別聯運會,香港演藝學院超過三十位舞蹈和音樂學生組成了文化大使代表團,在運動會的文化節和閉幕禮表演,圖為他們彩排時的情形(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港隊最後一次亮相聯運會,吸引很多傳媒採訪。主辦單位在經過一輪混亂後,在8月16日於選手村為香港等代表隊舉行升旗禮。由於事出倉卒,港隊只有職員及四名選手能參加。跳遠選手李春妮表示見到香港旗飄揚時,她感到歷史的重擔,希望最終不會落淚;選手村村長Diane Clement亦說:「港隊是大家庭的成員,長在我們的心中,亦希望回憶永不灰飛湮滅。」而各國健兒亦在聯運會爭相與港隊中人交換制服、襟章等紀念品。

香港郵政亦為紀念香港最後一次參加聯運會而發行郵品

可以做「留下來的人」嗎?

聯運會又被稱為「友誼運動會」(Friendly Games),因為一眾健兒大都有共通的語言(英語),在賽場內外都感情融洽,但即使友誼多深厚,有時也敵不過政治。當主權移交的大限愈近,香港在聯運會的前途就愈發不明朗。1986年香港體壇的共識是將來繼續以「香港」這個沒有標示宗主國的名字參加國際賽;1990年英聯邦運動會聯會甚至考慮破例,容許將來香港不在聯邦之內仍能繼續參賽,同年當選會長的沙理士亦希望媒體告知聯邦的成員,香港在1997年後仍然會在賽場內。

不過六四事件後,北京對英聯邦這個由英國主導,提倡民主、自由的組織抱有戒心,最終拒絕香港在官方及體育層面與英聯邦保持聯繫。沙理士後來也坦言,以香港體壇長遠發展來說,香港放棄聯運會,換來北京放心香港自主參與奧運及奧委會是更重要。其實直到主權移交的那一晚,英聯邦秘書長Emeka Anyaoku仍嘗試令北京改變心意,但徒勞無功。

從1934年至1994年,香港總共參加了十一次英聯邦運動會,涵蓋十四個項目,獎牌來自草地滾球(健全及視障組)、射擊和羽毛球四個項目,共得五金兩銀十銅共十七面獎牌,亦堪告慰。而草地滾球隊是香港的獎牌希望,在七、八十年代時往往令對手十分驚奇,因為當時香港只有約500名草地滾球選手,卻往往能創出佳績,很可惜自從香港退出聯運會,草地滾球及壁球等非奧運項目之運動員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國際體育舞台。

• 8 8 月, 2022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發表迴響